继发布《东莞市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后,东莞于近日发布配套政策《东莞市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通过七条含金量极高的举措,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打造智能机器人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区、先进制造集聚区和集成应用引领区,推动东莞成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
新出台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7条”通过支持科技创新、推动设备更新、培育优质企业、打造平台载体、打造应用场景、引育人才奖励、加强金融支持七个措施支持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东莞支持开展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对创新联合体申报链条式集成攻关项目最高资助3000万元。对国家级、省级、市级智能机器人相关领域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东莞分别按不超过研发仪器设备及软件投入的40%、40%、20%给予一次性事后资助,单个项目最高资助分别为5000万元、1000万元、500万元。
东莞智能机器人企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级地方标准、市级地方标准,每项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30万元、15万元、10万元、5万元资助;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级地方标准,每项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8万元、5万元、3万元资助。此外,东莞还鼓励建设机器人应用示范工厂,对认定为市级智能工厂的企业,给予一次性最高500万元奖励;对市级智能车间项目,按不超过项目设备、软件和技术投入总额的25%给予资助,单个项目最高资助200万元。
早前出台的《东莞市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核心制造工程、实施平台升级工程、实施企业培育工程、实施应用示范工程、实施招商引智工程六大工程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旨在实现巩固工业机器人优势、补齐前端创新能力短板、强化整机制造牵引示范、打造完备高效供应链、拓展场景应用空间等五大发展目标。
按照计划,东莞力争到2027年,在核心零部件、多模态感知技术、运动控制技术、灵巧操作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建成一批研究创新平台;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达1000家以上,形成120家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优质企业梯队,集群相关产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建成不少于3个智能机器人主题产业集聚区;遴选发布不少于50个智能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建成一批智能机器人应用示范工厂。
网友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