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际制造业名城的东莞,目前正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推动着千行百业的转型升级,并在技术创新中源源不断地释放着新动能。新年伊始,东莞的智能制造企业就迎来了新技术的突破。
记者在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看到,一款智能分拣码垛机器人正在忙碌着。它跟普通的机械手臂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自动识别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货物,进行智能自动化分拣码垛。据了解,这款机器人即将进入商用领域,为制造业赋能。
研发人员表示,智能分拣码垛机器人的升级,最关键的技术在于该企业自主研发了X5机器人智能控制平台,解决了当前具身智能大模型领域最关心的数据互通与数据质量问题,打通了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联系。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制器产品线市场总监曾逸:“我手上现在拿的是X5机器人控制平台的核心X5机器人控制器,它将作为小脑和脊椎连接,作为大脑的大模型与作为四肢的机械臂,它提供了超过400个原生功能接口,实现了端测设备的数据上传与云测决策数据的下发,它在当中承担了一个桥梁的作用,我们从2020年开始研发到现在初步实现商用,未来它将作为我们新一代机器人控制器的核心,投入到工业生产与制造领域。”
据介绍,X5机器人智能控制平台从底层硬件平台到嵌入式操作系统采用了全国产化方案,控制算法及软件实现全自主研发,解决了该领域底层硬件和操作系统长期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基于这一技术,该企业与多家头部AI大模型公司共同探索了多种AI大模型与工业机器人的结合应用方案,实现具身智能大模型在多样化应用场景的精准适配。据介绍,由于节前积累了大量的订单,拓斯达的生产线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今年开年的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以上,预计全年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曾逸:“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会依托X5控制平台,连接大模型与制造业,使制造业的智能程度达到一个新的台阶,让大模型的应用更加广泛。”
近年来,东莞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力争2027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和相关产业规模分别突破300亿元和3000亿元,成为全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
(记者 阳玉明 何振成)